Cases
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等有关文件要求,泉州市东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委托中环宏程(厦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原泉州永丰树脂有限公司北侧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现将该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一、项目概况
原泉州永丰树脂有限公司北侧地块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北星村,占地面积为6592.81m2,地理中心坐标为:N:24.885637°,E:118.675646°。调查地块北至无名道路,西至延年山庄,南至原泉州永丰树脂有限公司,东至丰海路。调查地块西北侧区域历史上租赁给汽修厂,主要生产工艺为更换机油和汽车钣金修理,未涉及喷漆工艺,汽修厂水泥硬化地面未被破坏。北侧为办公楼,不涉及生产经营活动。调查地块西侧及南侧为后渚石材厂,南侧为石材堆放区域,西侧进行石材切割,石材厂内未设置废水沉淀池,仅有一个地上储水箱,在石材切割过程中进行喷洒,厂区内水泥硬化地面被破坏。目前地块现状为平整后的空地。
二、主要结论
(1)原泉州永丰树脂有限公司北侧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阶段布设土壤采样点14个,其中包含1个水土同点,采集并送检60个土样,根据不同区域特征污染物,所有样品选择性检测项目为:pH、《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表1中45项基本项目和特征污染物重金属锌、苯酚、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和石油烃(C10-C40)。根据详细调查土壤污染分析评价结果,详细调查采样阶段仅S4点位0.5m采样深度的土壤样品出现重金属镍超出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其他检测结果均低于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2)选取3个土壤臭味较重的地方,共采集6个土壤样品开展土壤生态毒性风险检测分析,6个测试土壤浸提液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抑制率分别为71.55%、64.05%、68.83%、76.40%、80.08%和73.75%,依据《污水生物毒性监测技术规程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费歇尔弧菌法》(试行),6种测试土壤的生态毒性风险等级均处于较高水平。结合土壤样品VOC及SVOC的全扫描半定量分析结果,可知土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联苯、棕榈酸、油酸酰胺等物质,与人体接触均会对人体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存在毒性,这些有毒有机物是导致土壤具有较高生态毒性风险的主要原因。
(3)根据现场恶臭嗅辨结果与PID现场测试结果,选择未超标点连线法确定恶臭污染范围,依据克里金插值法确定土壤中镍超标的范围,二者叠加,确定出本场地的超标面积约为2127.29平方米,按照保守性原则,确定污染深度达到9.5米。需要进一步开展土壤风险评估,明确污染土壤修复目标及修复土方量。
(1)本次详细调查在调查地块内地下水下游新建1个地下水监测井W3,采集2个地下水样品送检,检测指标为:pH、嗅和味、浑浊度(NTU)、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锌、砷、汞、铅、镉、六价铬、铜、镍、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苯、苯酚、苯乙烯、苯并(a)芘和石油烃(C10-C40)、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根据样品检测结果,W3点位存在超标现象,镍超标倍数为12~13.1倍,锌的超标倍数为2.06~2.5倍,镉的超标倍数为10~12倍,砷的超标倍数为24~26,苯酚的超标倍数为3800~5460倍。
(2)采集地块内新建1口地下水井中的地下水样品进行生态毒性测试,W3的发光抑制率分别为3.35%。依据《污水生物毒性监测技术规程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费歇尔弧菌法》(试行),地下水样品W1处于低度毒性风险等级,地下水样品W3处于低度毒性风险等级。
由于调查地块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在调查场地厂界,上风向布设1个采样点,下风向布设3个采样点,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地块内臭气浓度。监测结果显示,厂界4个无组织废气采样点的臭气浓度,均未超《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
三、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单位:泉州市东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志森
联系电话:18659526523
四、报告编制单位及联系方式
单位:中环宏程(厦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云顶中路515号加州建材家居广场C馆C12-06.07
联系电话:0592-6126999